國城建設董事長 洪平森 專訪

國城建設董事長 洪平森 專訪

高雄軟體園董事長洪平森:臺商看好佛山製造業轉型

對話

  洪平森,高雄軟體園董事長,曾多次以台灣省建築開發商同業公會理事長的身份參加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7月初,季華中央商務帶概念提出後,洪平森第三次來訪佛山,尋找佛山軟體業的發展空間,並對佛山的城市發展驚嘆不已。

  佛山規模龐大的製造業亟待服務業的支援轉型,洪平森的高雄軟體園則在推動高雄製造業轉型方面“戰功赫赫”。高雄軟體園,有高級商辦大樓、大面積戶外辦公空間、最新雲端設備,聚集了300多家軟體、設計、IT、文化創意等領域的企業和近萬名員工,改變了高雄過去只有製造業沒有文創產業的狀況。

  南方日報:佛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做廣東最大的先進製造業城市,正在面臨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這就要求有優質的服務業為製造業提供技術等方面的支援。目前佛山對於軟體、電商的發展也十分重視。但在佛山,軟體業並不是一個突出的行業,您認為佛山吸引這類服務業的優勢是什麼?

  洪平森:佛山是一塊“處女地”,服務業不突出反而是佛山的優點。以軟體業為例,在一個城市內如果已有集群,自然是非常好的發展先決條件,但這會帶來另一層隱憂人才流失。軟體業對於人才的依賴十分大,所以過多企業集群會帶來惡性競爭,如挖角或者是人員的自發跳槽,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高雄也有著同樣的發展歷程。軟體業此前也是一塊處女地,所以軟體園內的員工或許3年才跳槽,但是在軟體業較為發達的台北,可能員工一年之內會換三個老闆。

  此外,佛山地處珠三角,區位條件好,能夠對接廣州、深圳、珠三角的人才資源和市場資源。

  南方日報:與佛山類似,高雄也是一座以製造業出名的城市,佛山是否可以借鑒高雄的服務業轉型?台灣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軟體、研發等方面,是否可以幫助到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

  洪平森:據我所知,佛山陶瓷業等傳統製造業正在利用3D技術展示自己的產品,以及縮短從設計到生產的距離。高雄軟體園吸引了眾多的載體,將為佛山的製造業提供設計和技術支援。

  高雄軟體園已經為高雄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高雄軟體園花了3年時間發展到現有規模,但佛山要發展軟體業,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培育期,這是由佛山和高雄市場環境的差別決定的:經過政府多年的扶持,高雄乃至整個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都有一定基礎,這是高雄發展軟體園的利好條件。

  南方日報:佛山製造業非常發達,但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近期,佛山將其城市主幹道季華路定位於中央商務帶,並花近20億元對道路進行拓寬、改造,引入了很多辦公、綜合類物業項目,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產業。台灣服務企業如何看待季華中央商務帶?

  洪平森:已經過去了7年。佛山依然是一座非常務實的製造業城市,同時,佛山的變化也讓我吃驚服務業開始在這座城市蓬勃發展,原來佛山的產業園區已經發展得這麼好了!

  可以預期的是,大量成熟的服務業將在季華中央商務帶聚集,市民可以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服務,這在市場培育方面將帶來昇華的效果。在台灣,服務業從初級發展到高級花了20年,而在季華路沿線,或許只需要短短的幾年就可以完成這個過程。

  市場培育在政府的推動下完成,對於入駐的服務業企業而言,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對市場更有信心。

  高端服務業的選址必須在市中心,以完善的生活配套和便利的上下游配套留住人才。高端的IT人才、設計人才勤於動腦的同時,會“懶於”動身,生活便利性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他們追求精神層面的創作,在物質生活方面,要求便利且精緻。

  南方日報:近五年,因為金融危機、大陸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許多珠三角台資企業逐漸轉移出大陸,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台資服務業進入珠三角方興未艾。目前台灣服務業企業在廣東珠三角或者佛山投資的情況如何?臺商在大陸的投資重心逐漸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有什麼樣的特點?

  洪平森:在整個珠三角,台灣的服務業投資仍未成規模,但珠三角已成為許多臺商的下一步選擇。相較于已經被港資服務業佔據了市場的長三角,珠三角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競爭壓力沒有那麼大,成本也較低。

  大多數投資服務業的臺商,本身在台灣就做服務業,從製造業直接轉型為服務業的案例十分少。做慣製造業的人通常選擇從成本高的地方轉移到成本低的地方,如原來從台灣轉移到大陸。轉型至服務業的也有,但普遍規模不大,探路為主,成功的也不多。

  南方日報:6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訂,兩岸的服務業進一步互相開放。您認為協議的積極意義是什麼?現在是正確、投資大陸的時間嗎?

  洪平森:大陸的發展非常迅速,是台灣服務業向外擴張的不二選擇。服務業的發展是一個趨勢,必須先人一步搶佔市場,不然就會錯失發展機遇。就軟體行業而言,大陸的低階應用已經超越歐美(雖然在設計上仍不如人),市場份額也非常大,歐美國家甚至會把一些應用方面的訂單交給中國。

  在協議簽訂之前,台灣服務業來大陸投資其實也沒有太大的瓶頸。居民對服務業的認知度提升,是《服貿》將帶來的最大影響。大陸現在製造業還很發達,更多是滿足居民物質方面的生活,日後兩岸開放觀光、自由行,大陸居民在加深對台灣了解的同時,能夠共用台灣這麼多年來的發展成果,將服務業的認識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具體的形象。

  南方日報:反過來說,佛山要吸引台灣服務業企業過來發展,需要提供什麼環境或平臺?

  洪平森:服務業希望能夠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援,佛山政府除了提供更加便捷的行政服務外,如能給予稅收、人才方面的支援,會給企業更大的信心。其中首要的就是人才方面。在高雄,有26所大專院校和軟體園有合作,或者是成立了專門的人才培育基地、成立專門的院係。在佛山,雖然能夠對接廣深的人才,但本土人才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認為,這並不是要政府刻意去做的,而是學校、政府、企業三者之間多方共贏的模式而水到渠成的。

  高雄軟體園在台灣也享受到很多的優惠政策:政府為軟體業準備了100億新台幣的基金,符合這個要求的企業可以申請資金補助;此外,在用工方面,每雇傭一個高雄本地員工,政府會給予1萬元新台幣的鼓勵,在稅收、土地租金方面政府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援。

  高端服務業的產值和稅收回報是十分大的。高雄軟體園發展前期,依靠政府的幫扶發展得很順利,而在一年之後,軟體園的產值和稅收就已經給了當地政府巨大回報。這不僅僅是企業的直接繳稅額,還包括一萬員工帶動的周邊消費,以及整個高雄人民對高雄的情感認知軟體園發展之後,高雄人民不再認為高雄是製造業城市,不再是“文化沙漠”,而是時尚、有創意的城市。

  撰文:鄭雯 龔晶 攝影:李細華

  來源: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2013-08-06 南方日報
國城建設董事長 洪平森 專訪
國城建設董事長 洪平森 專訪
國城建設董事長 洪平森 專訪